造型油松的苗木造型需要怎樣來修剪?
2018-06-13 來自: 萊蕪市志宏園林 瀏覽次數:1566
為確保造型油松樹形美麗、增強其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,苗木造型是必要技術措施,樹齡越大就越顯美麗、古勁滄桑。常見造型油松有分層式、斜坡式(鏡面式)、傘頂式、迎客松式等。萊蕪市志宏園林有豐厚的造型油松造型經歷,現于各位同行分享。
1. 骨干處理 遵從傳統盆景藝術辦法和造型準則,待苗高1.5米以上時,對欲培育成斜干式造型油松的苗木,用鐵絲或繩子將苗干傾斜,可分多次進行,為終究構成骨干嶙峋、曲折多姿、蒼勁挺立、形態萬千的造型油松做準備。
2. 樹冠造型 針對苗木不同成長狀況,以側枝的培育、修剪、蟠扎、拉枝、摘心為要點,對樹冠采納縮、疏、截、拉、鐵絲纏繞蟠扎等辦法,刻畫曲折多姿的工藝型枝,到達側枝高低、縮龍成寸的造型意圖。現在,常使用油松側枝不同的長勢,培育樹姿蒼勁、枝葉繁茂、形態萬千、層次分明的造型油松。如油松萌發的密生平行枝多,稍加使用和修剪就可構成密不容針的平展枝葉走向;疏除層次感不強的剩余枝葉,做到疏密共存、互為烘托,使造型變得活潑生動、錯落有致。首要辦法有拉枝與彎枝兩種:
拉枝。對直徑在3厘米以下的枝干,經過用繩子或鐵絲蟠扎固定改動走勢,可將側枝綁縛在骨干上,使用骨干固定側枝;也可將多個側枝相互綁縛,合作修剪構成層次;還可采納綁縛重物、在地面上釘木樁的辦法拉枝。彎枝。當枝條直徑較大、用拉枝方法難以定型時,選用彎枝的辦法造型。先在欲彎向的一側按必定的距離刻多個“V”字形口,深度不超越枝條直徑的1/2,然后在刻口處做彎,用繩子拉緊固定一段時間,待刻口愈合即可定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