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迎客松爛皮病的特點是什么?怎樣防治?
2020-01-28 來自: 萊蕪大型景觀松培育種植基地 瀏覽次數:1636
泰山迎客松爛皮病有什么特點?怎樣防治?
該病危害迎客松枝、干。先由樹冠下部開始發病,逐漸蔓延至主干,當病斑圍繞主干一周時,引起迎客松枯黃至死亡。發病初期外觀無明顯癥狀,剝開樹皮,皮層內呈黃褐色,后顏色逐漸加深為褐色、黑褐色,當皮層突出黑色小粒體即病菌的子實體時,皮層內已腐爛發臭,皮層易撕離。當空氣濕度大時,病枝、干上的黑色實體開口溢出褐色分生孢子角,散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,借風雨傳播、蔓延。迎客松病枝上出現的較大的黑色實體為病菌子囊殼。
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絲體在病、死枝干皮層內越冬。來年春季4月,當空氣濕度大時,迎客松出現分生孢子角,借風雨傳播。4月下旬至5月上旬病斑開始擴展,夏季病情重,秋末病害停止擴展。病原菌為弱寄生菌,通過不同傷口侵入。當油松林密度大,缺乏撫育管理,迎客松林內枯枝、被壓木積累了大量病原菌時,易引起病害流行。疏林地發病輕;土壤瘠薄、高山迎風口油松林生長弱,發病重。
防治方法。及時修枝間伐,清除病迎客松枯枝及被壓木,改善迎客松林內環境,增強林木抗病力;營造混交林;有條件的地區可噴50%托布津500~700倍液,或25%多菌靈500倍液。
新栽景觀松樹體保護
新移植景觀松,抗性減弱,易受自然災害、病蟲害、人為的和禽畜危害,必須嚴加防范。
1.支撐:樹大招風。大樹種植后應即支撐固定,慎防傾倒。正三角樁利于樹體穩定,支撐點以樹體高2/3處左右為好,并加墊保護層,以防傷皮。
2.防病治蟲:堅持以防為主,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,勤檢查,做好防范工作。一旦發生病情,要對癥下藥,及時防治。
3.施肥:施肥有利于恢復樹勢。大樹移植初期,根系吸肥力低,宜采用根外追肥,一般半個月左右一次。用尿素、硫酸銨、磷酸二氫鉀等肥料配制成濃度為0.5%至1%的肥液,選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,遇降雨應重噴一次。根系萌發后,可進行土壤施肥,要求薄肥勤施,慎防傷根。
4.防凍:新植大樹的枝梢、根系萌發遲,年生長周期短,積累的養分少,因而組織不充實,易受低溫危害,應做好防凍保溫工作。一方面,入秋后,要控制氮肥,增施磷、鉀肥,并逐步延長光照時間,提高光照強度,以提高樹體的木質化程度,提高自身抗寒能力。第二,在入冬寒潮來臨之前,做好樹體保溫工作。可采取覆土、地面覆蓋、設立風障、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護。
新移植造型松如何促發新根:
1.控水:新移植大樹,根系吸水功能減弱,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。因此,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。土壤含水量過大,反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能,抑制根系的呼吸,對發根不利,嚴重的會導致爛根死亡。為此,一方面,我們要嚴格控制土壤澆水量。移植時次澆透水,以后應視天氣情況、土壤質地,檢查分析,謹慎澆水。同時要慎防噴水時過多水滴進入根系區域。第二方面,要防止樹池積水。種植時留下的澆水穴,在次澆透水后即應填平或略高于周圍地面,以防下雨或澆水時積水。同時,在地勢低洼易積水處,要開排水溝,保證雨天能及時排水。第三方面,要保持適宜的地下水位高度(一般要求-1.5米以下)。在地下水位較高處,要做網溝排水,汛期水位上漲時,可在根系外圍挖深井,用水泵將地下水排至場外,嚴防淹根。
2.保護新芽:新芽萌發,是新植大樹進行生理活動的標志,是大樹成活的希望。更重要的是,樹體地上部分的萌發,對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,能促進根系的萌發。因此,在移植初期,特別是移植時進行重修剪的樹體所萌發的芽要加以保護,讓其抽枝發葉,待樹體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。同時,在樹體萌芽后,要特別加強噴水、遮蔭、防病治蟲等養護工作,保證嫩芽與嫩梢的正常生長。
3.土壤通氣: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能有利于根系萌發。為此,一方面,我們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,以防土壤板結。另一方面,要經常檢查土壤通氣設施(通氣管或竹籠)。發現通氣設施堵塞或積水的,要及時清除,以經常保持良好的通氣性能。